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旁观组:人和自然界的区别可能没有通常认为的那么大。

最近第一次访问俄罗斯的(莱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МГУ),对一直感受朦胧的俄国有了一些感性认识。МГУ的主楼是一座斯大林风格的摩天大楼,建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气势非凡。通过它,可以体会苏联国势强盛时的力量和想象力。同时,七月也许是莫斯科最好的季节,莫斯科人似乎在抓住难得的机会纵情狂欢。高尔基公园里的人群在跳舞、慢跑、打排球、滑板、晒日光浴、喝酒、唱歌……,这里甚至有一个人造海滩,人造的波浪冲刷着银沙。旁边的莫斯科河上游船川流不息。高尔基公园是我迄今所见到汇聚最多美女的地方,比南加州大学的校园还要密集,广场上到处都是金发、棕发、黑发的美女,个头高挑、碧眼居多、身材匀称,衣着品味高于我所知的美国和中国都市。无疑,莫斯科人享受生活的态度大大超出我的预期。而这半个多月的校园生活也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慢慢体会是什么掏空了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勤劳智慧的人民的霸权。

面对看到的一切,我不能假设在俄罗斯广袤土地上生活的各民族人民生来都是变态狂魔,不仅自己叫嚣着要不朽,而且逼迫同胞为其不朽而受穷。当然同样也不能假设他们不会犯错。当年俄国人选择计划经济,不能视为不理性的选择,斯大林与Elon Musk也许没什么不同,都具有创新性,同时也都不是什么好鸟。斯大林的计划经济难道不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吗?至少给了我们有关计划经济的传统智慧。那么计划经济是永远无法挽回地死亡了呢?还是终将卷土重来?我倾向于后者。

对计划经济的传统智慧要求尽可能地直接控制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把人看做物,把物理规律移植到社会经济关系中。虽然有些极端,但是在人与自然界之间并无明确界限方面不乏洞见。在技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中央计划经济无法弥补为克服个人主观能动性带来的高成本。计划经济的失败也许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没有发生在计划经济中,因为,至少理论上计划经济对信息技术有更强烈的需求。这里肯定有某个重要的方面被遗漏了。

如果解决了降低控制成本的技术问题,也许计划经济就会更成功。也许下一代计划经济的核心是记录和诱导。巨细无遗地记录行为主体行为的各个方面,并相应地制定“胡萝卜加大棒”的诱导机制是有可能将行为主体的行为向控制主体希望的方向转移的。虽然心里担心,但是技术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现在我对下一代计划经济试验是拭目以待。

话题:



0

推荐

旁观组

旁观组

138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本质现象, 携手旁观。 微博:@旁观组 http://weibo.com/TeamBystander 邮箱:Team.Bystanders@g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