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组:“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我们还不够格。
2016年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对“权威人士”的采访《开局首季问大势》。文中用口语化的语言提出了一些对经济前景的判断和对政策取向的评价。虽然政策取向涉及价值判断,很难检验,不过对经济前景的判断却多多少少可以检验。具体而言,权威人士认为至少在未来一两年,经济走势是L型;同时认为是通胀还是通缩还难以下结论。
下图列出了2015年4月以来的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的三个月增长率、PPI和CPI。可以看到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工业增长速度的中枢在不断抬升,PPI自2016年2月触及2007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后回升,CPI增速在2016年2、3、4三个月是正的。这三个指标的指向是明确的: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同时增长,与经济复苏吻合。
日期 |
IP(三个月增长率) |
PPI(1996年为100) |
CPI(1986年为100) |
2015年4月 |
1.22 |
113.75 |
438.22 |
2015年5月 |
1.34 |
113.56 |
439.52 |
2015年6月 |
1.67 |
113.20 |
440.85 |
2015年7月 |
1.49 |
112.53 |
442.32 |
2015年8月 |
1.48 |
111.68 |
443.85 |
2015年9月 |
1.26 |
111.10 |
442.49 |
2015年10月 |
1.44 |
110.55 |
442.22 |
2015年11月 |
1.47 |
109.95 |
443.09 |
2015年12月 |
1.52 |
109.34 |
444.05 |
2016年1月 |
1.45 |
109.00 |
442.66 |
2016年2月 |
1.27 |
108.49 |
447.54 |
2016年3月 |
1.46 |
109.24 |
448.17 |
2016年4月 |
1.48 |
109.82 |
449.01 |
(统计局数据和个人计算)
如果政策面确如“权威人士”所说,对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不再指手画脚,那么在未来的一到两年L型经济增长将意味着工业增加值三个月增长率的平均值在1.41%,折合年率为5.64%。考虑到农业和非金融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制造业,除非金融业或者政府雇佣大爆发,未来一两年的国民收入增长年率有可能低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年率。
至于未来一两年是通胀还是通缩,还是要看人民币汇率安排。如果汇率接近浮动,通胀应无疑义。否则“去产能”导致的通缩压力总是存在的。
由于权威人士的权威性,各界对其议论纷纷。不过结合L型的增长涵义,个人揣测,权威谈话有没有可能误导各界对未来一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做出重大误判?
一直好奇对权威人士的议论与“妄议”的联系和区别。最近偶然在路边宣传栏里看到对“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的解释,恍然大悟,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妄议的。大约中国人口的百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一的人有可能有资格就某一方面的大政方针“妄议”一下。至于其余人等是无须自作多情的。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