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旁观组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衰任他衰,维稳是方向。

 

 
中国的官方经济数据有多靠谱?对于这个问题,一直被争论,从未被解决。暂时看来,还没有中国的"斯诺登"能够对之解密,所以我姑且相信,官方统计是我们老百姓所能得到的最可依赖的信息。
 
上个月看到一篇学术文章,声称中国的GDP如果用作者重新按照住房价格指数调整过的CPI来平减,应该缩水8%到12%,也就是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奋斗成果。事实上,统计局用于计算真实GDP的平减指数与CPI有很大不同,近年来就是要比CPI高得多。至于住房价格在CPI内的权重,要取决于CPI的对象是谁。如美国的CPI有很多类,有关于城镇居民的,有关于老年人的,每一组对象的消费篮子都不相同。对于中国CPI对象为何只有城乡两个,为何只考虑底层收入社会群体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笑而不语,已对答案了然与胸了。接下去,不妨再多聊两句关于中国经济数据的问题,以抛砖引玉。
 
关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我们组的老李肯定比我更了解,下次我们可以请他来讲讲逸闻轶事。在中国,很多经济研究机构致力于精准预测宏观经济的短期趋势,而评判他们业绩的准绳就是官方数据。如果官方数据时刻处于随机游走状态,那经济学家们还怎么养家糊口?事实上,各机构的预测一般来说偏差都不会太大,之间相差的不过是几个千分点。
 
对官方数据的预测日益准确,你可以说这是因为大家私有的数据渠道更加丰富了,或是因为大家的模型工具更加完备了,但最根本的一点,是因为统计局的数据操作与发布,更加规范了。还可以争论的地方有很多,譬如对于GDP来说,服务业的统计口径(连美国都还在调整,跨国比较事实上很难做到完美),价格平减指数编制等等,很多细节确实可以继续推敲,但只要规则透明,问题就不大。甚至对于很多人怀疑的,所谓的GDP“高估”,只要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潜规则”,那么这些问题都不影响我们对于经济走势,尤其是短期经济动向的基本判断。
 
GDP地区内生产总值,一直是评判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经济业绩的主要标准,所以地方政府数据造假严重。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的GDP统计完全通过独立的渠道完成,这导致全国平均的GDP年增长比绝大多数省市的增长率要低,由此也颠覆了“平均”一词在中国的统计学意义(另外,出于对公平的诉求,“平均”一词在每次官方发表居民收入数据时已渐渐成了一个敏感词)。这一现象,就成了诟病中国统计数字的必备证据之一。
 
那我们权且不看地区上报的统计数据行不行?中央对于经济数据的处理,也与相关高层领导理念的关系很大。曾几何时,当“保八”成为热词时,8%的增长率感觉就是个铁底,可如今的领导人愿意冒风险,让GDP增长得再慢一点。于是今年一季度的7.7%的GDP增长率就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官方数字要低于机构预测平均0.4%。对于这次的减速,官方并不会告诉我们多少确实是属于实体经济的下滑,多少是向真实结果的回归,这无疑会给我们预测经济造成困扰。
 
其实呢,如果这次是一次性就把之前的高估调整到位,因为这只是增长率的调整,那这个约略小于0.4%的季度调整真是小之又小。可天知道统计局会不会已经将调整延期分配给了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0.4%的调整持续数年的话,对历史数据的影响又会很大。可见,精确预测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并非易事。
 
四年前,《经济学人》有一篇文章,介绍一家中国经济研究机构Dragonomics认为中国GDP数据确实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但不是高估,而应该是平滑,即在衰退时高估些,而在过热时低估些。这说明官方的经济学水平非常了得,知道衰退和过热都是不好的现象。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the art of Chinese massage。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式推拿”,这样一想,统计局炼数的水平真是有些金庸小说里“兰花揉面手”的境界。既要反映经济大势,而要稳定民心,这功夫确实称得上是艺术了。
 
王格玮
新浪微博 @旁观组
team.bystanders@gmail.com

话题:



0

推荐

旁观组

旁观组

138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本质现象, 携手旁观。 微博:@旁观组 http://weibo.com/TeamBystander 邮箱:Team.Bystanders@g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