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旁观组:从2005年到2015年,对于中国经济真是不思量自难忘。2005年的蓬勃向上和2015年的如履薄冰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人民币汇率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面镜子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变化。

 

 

 
一、人民币市场化改革:升值or贬值
 
2005年7月21日,十年前的一个晚上,笔者正和同学在吃饭,忽然接到来自老板的电话,人民币升值了,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虽然一切都打着市场化的旗帜,虽然官方一直宣称人民币汇率没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但所有的人都明白,升值开始了,而且会很多。从汇改前从8.2765到6.09,最多升值了36%。。。
 
2015年8月11日,笔者正坐在出差的高铁上,忽然从微信看到央行中间价较前日贬值近2%,立刻国内和离岸市场快速反应。12日央行宣称,人民币没有很大的贬值空间,但所有人都明白,10年的升值故事彻底结束了。
 
 
二、十年的数据对比
 
2005年,中国经济从新一届政府上台2年来,经济增长都呈现逐步加快的趋势,并一路带到2008年。
目前,从2013年以来,各项指标在所谓的“三期叠加”下,都呈现逐步走低的格局。
 
  2005年 2015年
GDP增速 11.30% 6.90%
人均GDP 1800美元 7900美元
全社会零售 12.90% 10.5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7.20% 10%
出口增速 28.40% -3%
商品房销售面积 15.30% 7%
汽车销售 13.50% 0%
股市 1000点 3000点
  两年后到6000点 两个月前是5000点
 
三、汇率放映着一国的相对生产率
 
10年前,中国的生产率快速上升,中国的出口的全球份额在全球抢占,外汇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外资流入中国真的是被重重把关,因为这边的回报率高。
 
现在,中国的出口陷入负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正在被其他国家侵占。老百姓的出国旅游倒是方兴未艾,似乎全世界的东西都比中国便宜。与此同时,国内的钱想要变成外汇流出去困难重重,资金流进来似乎敞开了大门。
 
其实,不需要复杂的模型,不需要文攻武卫。一件东西到底值不值这个价,应该交给市场去决定。如同救市的国家队一样,开始喊老乡们我们来了,到最后骂你们再跑就开枪了。资金的流入流出,人心的向背,早就一目了然了。
 
李俊
新浪微博 @旁观组
team.bystanders@
 
 
话题:



0

推荐

旁观组

旁观组

138篇文章 8年前更新

本质现象, 携手旁观。 微博:@旁观组 http://weibo.com/TeamBystander 邮箱:Team.Bystanders@g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