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旁观组:历史上第14个国庆黄金周结束了,各景区一如既往的拥挤,而且还多了高速公路这个拥堵区。笔者认为,黄金周的问题正是整齐划一单板的中国文化和制度的集中体现,除非制度更加人性而富有弹性,除非人民更加自由和多元,否则永远解决不了。
引子
国庆期间,北京故宫日接待人数达到12万人,八达岭达到8万人,而堵在高速上打球遛狗的更是不计其数。同样的问题又一次引起有识之士的反思。同样“人太多了”这句感慨,也可能也成为一条很现实里的理由,去支持那位人口论智者“好龙女士”。
真的只是人太多的问题吗?当然人太多是一种风险,就如同男人钱太多也可能会变坏一样,但一定就变坏了吗?我看不一定,虽然我没有资格说这句话,因为我不是有钱的男人,哈哈。
反过来想,如果3亿多美国人都去纽约看蜘蛛侠,1亿多日本人都去钓鱼岛钓鱼执法,6千万的英国人都去伦敦看奥运会,估计人多的问题比黄金周的故宫还大吧。但为什么他们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呢?
另外,每年有2百多万的圣徒去麦加朝拜,为什么他们也没有这个问题呢?(下面两个图,一个是朝圣的,一个是国庆免费高速公路的)

一、放假制度太僵化
中国政府可能是太爱护她的“子民”了,在法定假期定好后,怎么倒休也怕大家不知道怎么做,也给安排好了。如果法定假期是1-3号,我只能只修1-3号,或者29-3号,或者22-3号吗?
其实今年放假安排还算好的,让我们看看两年前历史上最折腾的放假安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从9月18日至10月15日,工作日和休息日被“分割”为8个部分,其中,9月19日、25日为中秋节借调的上班日,9月26日和10月9日为国庆借调的上班日。这样借调休假的结果是,国庆假期休息7天后,上两天班又要休息一天。当时我就想问,难道老百姓自己不会算日子,非要国家安排这么细吗?
国家越是管的越细,整个社会就越没有弹性,越僵化。你非让全国人民都这天出来,那天回去,那能不拥挤到一块吗?
对比一下也是中国领土的香港假期安排就知道咱们制度的固化了。

香港政府的放假其实很简单,他只安排那几天放,剩下的就看市民自己去安排了。他们不会因为今年劳动节是星期二,就想着为人民服务服务的安排个周一放假,周六又上班。人民是多元的,有人愿意周末休息,周一上班,周二又休息,有人愿意请个假四天连续,有人还愿意周二加班。
根据不同的个人情况,工作情况和地区情况,政府应该鼓励大家各行其是,这样不是更好,即满足大家的偏好,又省的堵在一起。
最后,我用手指头数了一下,香港的法定公告假期有17天,明显多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11天啊,但他们今年运气不好,有3天在周六。
二、人民偏好太一致
一说起放假去哪,中国老百姓第一念头肯定是我爱北京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五岳黄山九寨沟、丽江三亚港澳台。全中国900多万平方公里,大家想去的就这么些个景点。如果1亿人只去50个景点,那就是平均200万啊。
这种整齐划一的偏好,既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当前环境所局限的。
历史的因素,譬如天安门,如果62年来是自由的开放的旅游,那么估计和美国人去华盛顿一样已经很平常了,不会赶个黄金周去。但真正旅游兴起是最近10来年的事情,老中青幼四代人都把需求赶在现在实现,那天天10万人来天安门,一年也就3650万,13亿人走一圈也要36年,这么一算还需要22年,也就是2034年的事情了。
老百姓想去的就那几个景点,名山大川,那些诗句耳濡目染多年,必须要去一次。光三山五岳走一趟也要好几年时间。
三、中国社会需要多元
当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去同一地点,别说是13亿人的中国,就是几百万人也受不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同一时间的问题:建议国家给更多的法定假期,比如把元宵、重阳、儿童、抗日胜利等历史传统佳节都放入,甚至孔子诞辰、圣诞节、佛诞、建党等节日也可以考虑。在公告假期多的情况下,让民众自发选择如何延长假期,废除政府同意划齐的方法。完善法定带薪休假制度,比如一年至少10天带薪假期,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错峰休假。
第二,解决同一个地点问题。这个解决比较难也比较慢,因为是大家的偏好问题,需要从文化上间接解决。随着时间的退役和大家文化的差异不断体现,更多的年轻人将选择和老一辈的不同的旅游地点,不论是戈壁荒山,还是不知名的优美小镇,还是美丽的海外,都是他们愿意去的地方。
在多元的社会下,无数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时间去不同地方, 这才是自由社会之意。当然这需要时间,但不能靠等待来浪费时间。
最后,就是一个前面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几百万人去麦加朝圣不会出现我们几万人上华山的问题,我想不论是组织方、接待方还是旅游者都应该首先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参与到这个新制度的完善里。人家已经运行了几百年了,我们才十几年时间。制度的完善需要时间,但也不应该用需要时间作为拖延制度改善的理由。
李俊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旁观组
team.bystanders@
作者供职于国内某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