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旁观组:2013年6月20日,美国宣布实施5年的QE退出路线图,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大宗商品和金银下跌,新兴市场股市大跌。同日,中国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30%,创出历史最高。中美同时收紧货币,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将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奠定今后10年的全球经济新格局的开端!
一、QE退出,全球市场的远虑
从年初开始,全球市场就开始预期QE将可能在今年逐步退出,市场因此根据经济数据来不停推测美联储的动向。每次经济数据好,就预计退出提前,反而市场下跌,而经济数据差却市场上涨的怪相。
5月22日,伯南克在国会作证,终于引发市场猜测提升。日本股市第二天下跌7.23%,伦敦铜下跌2.11%。之后市场进入一种奇怪波动阶段。每天都有消息,每天都有猜测。
终于,在昨日,美联储给出了路线图:今年下半年逐步退出,明年在失业率7%时候退出,失业率到6.5%之后再满足其他一些条件再加息。
一旦QE消失,目前2%的10年美国国债利率和4%的30年房贷利率将出现系统性上修,在市场利率上修过程中,风险资产的估值也会下修,美元对多数国家的汇率也会变化,全球资金流向将出现巨大变化。
二、中国央行收钱,我们的近忧
5月22日的隔夜回购均值还在3.5%,之后逐步抬升,6月8日达到9.8%,6月20日接近13%,最高一笔到了30%。

这边紧的利率,让资本市场流动性承压,各个机构开始买债赎回基金。短融利率从4%飙升到6%,10年国债从3.4%上升到3.7%。在不能卖债应对赎回的背景下,机构大幅抛售流动性好的转债和大股票。石化转债从110元下跌到今天的99元。
如果资金维持这么高的成本,这只是中国机构去杠杆的开始。不排除出现金融机构出现大面积流动性违约。
三、G2收钱:殊途同归
流动性是风险之源,是泡沫基础。纵观过去近百年的金融危机,背后都有货币过松导致的负债过高、杠杆过高,最后泡沫破灭出现金融动荡,经济衰退,失业大增,物价通缩。
美联储在3万亿的货币投放后,看到需求回升,做了提前的准备,应对以后的风险。
中国在2009-2012的60万亿全社会融资投放后,开始收紧货币,防止负债过高,产能过剩。
一个国家是为了调整需求结构,一个国家是为了调整供给结构。一个是市场化为主,一个是行政为主。
不论本次调整对与错,从今天开始,资金偏紧将成为常态!所有资本市场的大调整,正在继续展开!
李俊
新浪、腾讯、搜狐微博:@旁观组
team.bystanders@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