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旁观组:从生活中的学经济学,有意思,但不可人云亦云,因为每个大师都会有说错话的时候、甚至有玩弄名词的时候。以一件小事出发,从研究者的角度聊聊制度设计和二级价格拍卖(second-price auction)

 

一、生活中的经济学

十一放假前,在新浪网上看到了有意思的一条:

因为要决定留人值班,所以迢书让他们公司的同事每个人在纸上写个金额,谁的金额最小,谁就留下来值班;其他人写的是多少,就支付该金额给留下值班的人。

确实是很有意思的做法——以拍卖、竞标的形式,让大家表达一下意愿,总比由老板直接决定了好。这就是经济学中研究的机制设计(mechanism design)或是制度设计,也跟今年得诺贝经济学奖的 Jean Tirole 所研究的管制经济学(regulatory economics)紧密相关。

结果如何呢?

据说,当时只有四个人上班,分别写了5030100。自然,写0的同事留下,从其他三个人那里得到90块钱。

对于公司来说,问题解决了;对于四位同事来说,貌似没什么可以抱怨的,特别是留下值班的那位,拿着90块钱,心里可能沾沾自喜呢。

二、经济学研究者眼中的问题

从生活中的案例出发,可以问很多很多有意思的问题。

比如,从法律和劳动者权益角度出发,公司是不是有权力让四位同事来这样决定谁值班?特别是涉及到不值班的同事付钱给值班的同事。这样的问题,留给法律专家。

经济学研究者,该如何看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先问问下面两类问题:

1 在已有的制度下,每个人的激励是什么?激励就是每个人面对的利益和权衡,直接决定了他们会在当前制度下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制度是不是激励相容的(incentive compatible),也就是说,大家是不是有说谎的激励。

2 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在选择制度时,终极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选择什么最好的制度?

从第一个问题出发,案例中的制度不是激励相容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其实有谎报的激励。谎报怎么定义呢?这是相对于每个人愿意加班的保留工资(reservation wage),也就是说,要拿到多少钱,您才愿意留下来加班。

一个很简单的演算如下:

假设赵、钱、孙、李四位同事各写了5030100;而读者您正好是小赵,您也正好有特异功能,知道了另外三人会写 30100。一般来说,大家都不愿把自己的钱交给别人(如果您是例外,请马上联系我);所以,您会想要修改您写的数字,也假定您确实不想加班,所以就改成了1——您看,这给您省了49块钱!

虽然现实生活有特异功能的人不需要上班,但基本的道理还是一样。这个竞价的机制给了人低报的激励,主要原因是:每个人报的价,不仅影响了自己是不是要加班、也影响了不加班时需要支付的钱。

您可能会问:明白了这个能有什么用处?这跟我们的终极目标有关系。

经济学一般关心的终极目标是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大家都幸福。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这样考虑: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留下加班,有些人的成本高一些、有些人低一些;所以他们各自的保留工资不一样。若机制设计者关心资源配置的效率,那就应该由加班成本、保留工资最低的那位同事留下来加班。给她适当的补偿,这样可以皆大欢喜。

案例中的竞标机制,可以实现这个最优配置吗?不一定;上面提到的谎报激励让问题变得比较复杂。

但是,正好有其他机制可以实现这个最优配置:second-price auction 二级价格拍卖。

在这个案例中设计如下:

“每人写下各自要求的加班工资;要价最低的人加班,公司以第二低的要价付她/他加班工资,不加班的人不出钱。”

如果公司没有这个预算,那么就由所有同事平摊需要支付的钱。

这时候,每人填真实意愿是最优选择。好奇心强的读者,可以演算一遍。之所以叫二级价格(second-price),是因为第二低的要价决定了支付金额。

因为这个激励相容的性质,我们可以保证加班成本最低的那位同事最后留下来加班,而且她拿到的工资比她的保留工资高。

三、误人子弟的执着

博文本来应该就此结束,但为了纠正一些误人子弟的信息,就让我说一回别人的“坏话”。

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从上面的截图看到了,上面有位@王福重 先生评论说:“这叫,二级密封价格拍卖,这成果的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维克里,1996年)。”

说得没错,second-price auction 又被称为 Vikery auction,就是因为 William Vickrey 很好地研究了这类拍卖机制的特性。但是,相信您已经从上面的分析看出,案例中的竞价机制并不是 二级价格拍卖;如果一定要玩弄名词,这个属于 all-pay auction 的一种——不管输赢,都得付钱。

人生在世,不犯些错误,必定会抱憾终身。但如果要追求更完美的自己,就需要在自己的错误上不断前进。当有人指出类似的事实上的错误时,作为研究者的我,一定会为自己学到新东西而感到高兴、会感激为我指出错误的人。

另一方面,这条微博被转发了好多次,连自己比较喜欢的 @喷嚏网铂程 也转发了,看上去很多人受到了误导。于是,好事的我也参加了评论,抱着以正视听和探讨的期望,发了两条微博、同时回复给他们。

自然,小人物的评论不可能得到@王福重 先生的回复——我也想着,他肯定是忙,没空看评论啥的。直到有一天,闲来无事中突然发现,我已经无法评论@王福重 先生的微博了。呵呵。

 

 

何英华

新浪微博:@旁观组

team.bystanders@gmail.com

 

话题:



0

推荐

旁观组

旁观组

138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本质现象, 携手旁观。 微博:@旁观组 http://weibo.com/TeamBystander 邮箱:Team.Bystanders@g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