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旁观组:近期《大话西游》的重映,我发现今年真是碰到好多20年。1994年真的是神奇的年份,虽然那一年很多人没有感觉,但回头看,原来很多当时很细小的事情,不断地累积发酵,最终改变了社会。

 

 

一、校园民谣

时不时的看高晓松的《晓说》,每次听他讲自己的亲身经历都是挺有趣的事情。最近一期,他聊到了校园民谣,聊到当年多么被摇滚界和晚会届所看不起的“骚柔”歌曲,竟然引发了整个90年代的校园风,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对于当时还没有进入大学的我,第一次感觉到大学的美好与哀愁,有白衣飘飘的女生,有借烟抽的兄弟,还有已为人母的同桌。

 

如今,早熟的一代,青春的哀伤也不单为校园所独有。这一切一切的音符,已经融入的人们日常的主旋律。但再听起那首《同桌的你》,却有了一点红烧肉吃多了的肥腻感。

 

二、CCER

4月参加了北大国开院的20年庆,才知道当初6个人从北大老地学楼的一角艰苦办公,用的都是西方英文的复印教材。这样一个不被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和流行的管理学所看重的小灶教学中心,经过20年成为了目前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教学中心和中国经济智库之一。

如今,六君子都已经接近功成身退的年纪,各大主流也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但不论是人还是机构还是公司,成长的代价就是没有了当年的那种开拓与奋不顾身的豪情。

 

三、大话西游

20年前,应该是在故乡小县城的鼓楼电影院偷偷的看的大话。可以说基本没看明白。

1997年的春节,电影频道第一次两部一起播放《大话西游》,在深夜一个人听到片尾的《一生所爱》,禁不住泪流不止。随后就是大江南北的到处的那句“一万年”。一部票房失败的作品,在下档多年后,却反而成为一种后现代的成功标志。

 

周末,也随着大家去给星爷还债。但太熟悉影片的后果是,看到一万年的那段却已经有一定反胃的厌恶,那些无厘头对话也似乎提不起兴趣。但最后紫霞的逝去还是有一点伤感。成长其实就是很多心爱的东西的逝去,很多年少相信的童话的破灭。如果永远在哀叹,那就不会前行。我不好说哪种状态更好,只能说只能这么成长。

去取经的孙悟空,有人会笑他很像一条狗,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话题:



0

推荐

旁观组

旁观组

138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本质现象, 携手旁观。 微博:@旁观组 http://weibo.com/TeamBystander 邮箱:Team.Bystanders@g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