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旁观组:我们又一次看到征求意见,也就是先民主再集中。但是,为什么政府不能自己先集中出几个方案,让后让大家民主表决呢?

一、假日办的黄金周
在全国人民如整齐划一的搞了十几年假日后,我们的政府终于发现了目前放假模式的弊端。全国假日办,终于通过一些门户网站来征求新的放假意见。
其实,真正经历过黄金周的拥挤和调休的无奈的人,早就对这种放假模式不满。大家可以参见我们在过去一年的两篇文章。(黄金周感想:单调的中国需要多元 http://bystanders.blog.caixin.com/archives/47030;放假 http://bystanders.blog.caixin.com/archives/60422)
但看看全国假日办的组成人员,就知道制定这个方案的人,都是不用在黄金周去挤故宫的人。
全国假日办组成人员
主任
邵琪伟(国家旅游局局长)
主任
邵琪伟(国家旅游局局长)
副主任
孙 钢(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张希钦(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顾朝曦(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成员
王 威(发展改革委副司长)
吴明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
王凤武(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
傅选义(铁道部运输指挥中心营运部主任)
王盈嘉(交通部公路司副司长)
房爱卿(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
齐小秋(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
张 经(工商总局市场管理司司长)
李江民(民航总局运输司司长)
李宗达(广电总局总编室副主任)
丁延生(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巡视员)
赵晓鸣(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场监督司司长)
张乐斌(国家宗教局办公室副主任)
刘 扬(国家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
苏 洁(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三司司长)
杨志军(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
乐玉贵 (国办秘书二局处长)
徐惠芳(国家旅游局办公室主任)
张坚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祝庆瑞(国家旅游局质量规范与管理司司长)
陈志学(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长)
二、广泛征求意见
2013年10月10日,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在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
网上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你对现行放假安排是否满意”“长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以及参与问卷调查者对法定节假日安排的建议等。
全国假日办14日表示,全国假日办自10月10日征集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意见以来,公众积极参与,截至12日17点,已经有211万人填写了调查问卷,全国假日办对公众踊跃发表意见表示感谢。数据收集后,全国假日办将委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进行分析整理,将调查结果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我们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哪些部门,可能就是上面组成委员的部门,而研究参考是如何研究如何参考。所有这一切似乎太形式化了。
如果过了2个月,出来一个2014年全国放假方案,到底怎样是经过有关部门研究参考呢?
三、让民众选择
过去其实也搞过很多的所谓调查和网上调查,不论是立法还是一些调价。搞了很多人去参与,让大家提意见。好像非常体现民主集中的老传统,让大家都来参政议政。
但是,我们知道,所有的提意见,都会有想法的观点。在集中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只听取顺耳的,而对其他的视而不见呢?
既然政府是为人民服务,既然人民满意不满意是第一标准,那么为什么政府不能自己首先给出不同的方案,让后让民众来选择呢。制定不同的方案,不是政府应有的责任吗?
比如拿这个放假,假日办就可以制定,加入清明节在周三 A,清明节只当天放假 B,清明节与周一周二一起放 C,清明节与周四周五一起放 看看大家真实民意的选择。
在如今的社会,小到每天吃饭,大到国家制度,政府完全可以先自己花点心思绞点脑汁,拿出好的方案,让各地人民选择。当然,这些方案必须带有“都不同意”的选项。这样要做任何改革前,先集中再民主,肯定比先民主再集中,带来的阻力要小得多。
李俊
新浪、腾讯微博 @旁观组
team.bystanders@
team.bystanders@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